学生读后感

时间:2023-10-26 11:07:52
学生读后感(精选15篇)

学生读后感(精选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读后感1

人们追求的人生道德最高境界应该是真善美了吧。每个人对真善美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我也有自己的见解。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这本书主要写了四个方面一是科学教人求真,就是要勇于探索未知世界;二是人文教人向上,就是要有生命意识和法制观念;三是生活教人尚美,就是要热爱生活、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自然的五光十色、风霜雨雪、品味生活。四是五好小公民大行动。就是用我们的爱心和善举为社会增添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总的来说就是体现的这本书的宗旨是做“真、善、美”的小公民,把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焕发出来。

“真”就是真诚的意思。世界没有了真诚就好像是没有了阳光。你真心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真诚地对待你和帮助你。《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故事叫做《三顾茅庐》,刘备第一次去诸葛亮家的时候,诸葛亮不在;第二次去的时候,只遇到了他的弟弟诸葛均,还是没有遇到诸葛亮。第三次去时诸葛亮在家睡午觉,但刘备没有叫他,一直等他睡醒了才跟他说话。诸葛亮见刘备待人真诚,心中有志,他们便一起讨论了国家形势,制定了下一步的战略计谋,然后就出山辅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刘备的三顾茅庐,让后人看到了他真诚待人的一面。

如果我们用真心来对待你身边的人,我相信他们也会用真心来待你,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猜疑,互相欺骗。

善良是对他人无私的关爱和祝福,是来自心灵深处真诚的怜惜与同情。还有“美”,它不是外在条件的美,不是外表的华丽美艳,而在于内心,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伊丽莎白曾经说过:“玫瑰是美的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一张洁白的纸,什么也没有,画家却能画出美丽的少女,一个简单的乐器,聪明的音乐家也会把它演绎成不朽的篇章。所以,人不是因为外表才美丽,而是因为来自心灵深处的善良才变得美丽。

有时候我也会犯错,也有爱撒个小谎的时候,但大多数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举个例子吧,因为我是走读生,每天都要回家,所以有些住宿的同学需要买个尺子圆规什么的都会帮他们买到,我十分乐意帮助他们,甚至他们后来忘记了给我钱,我也不在乎了,因为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也是应该的。

我也很乐意帮助那些弱势群体,我一直会赞助两位穷苦的孩子上学,我也很愿意帮助那些可怜的乞讨者,一般看见他们我都会给他们一些钱或物品,但是也有例外。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看到了一个大学生模样的人,她跪在人民医院门口乞讨,低着头,旁边的收音机放着凄凉的音乐。我刚准备拿钱给她,却被爸爸制止了,爸爸说:“看到这样的人,就不能给她钱,她那么年轻和健康,应该去找一份工作。”于是,我找来一张纸,上面写着:“姐姐你好,你应该去找一份工作,寒假期间找一份钟点工工资很高的,一天都可以赚两百多呢!”然后就把这张纸放在了她面前,就走开了。我不知道后来她有没有仔细看这张纸,但是希望她能够因为我的提醒,而去正常地工作了。爸爸为这件事还夸奖了我呢,原来,善良不一定是给别人钱,也可以是帮助别人改变他们错误的想法。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身上的责任很大。让真善美永远伴我行吧。

学生读后感2

在上一个周末,我读了一本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写的《地心游记》。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的小说家,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重要的影响,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他写的科幻小说我都喜欢看,今天我们继续探索他的这本被列入世界文学名著的书吧!

一天,一位德国的科学家李登布洛克偶然在一本破旧不堪的冰岛书中,找到了一个密码信。在解读完后,知道了这个密码信说在六月底,斯奈菲尔的约库尔斯尔塔里斯这座山的影子会落在火山口上,于是他们开始了地心之游。

他们进入地心后,克服迷路、缺水、暴风雨等种种地面上难以置信的困难,并看见了地面上看不见的植物与动物。比如没有尾巴、没有眼睛、早已被认为灭绝的硬目科鱼、庞大无比的鱼龙和有着龟甲的蛇颈龙等。

读了这一本书,不禁被书中的事物、新奇的情节吸引了。书里的动物描写是那么活灵活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情节写得最为突出,作者用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当时的情况是危险还是安全;是绝望了还是抱有希望;是应激动还是应低沉;刻画得十分详细。

看着、看着,自己的心情也随情节而起伏。这本书并让我明白了遇事冷静、临危不乱才能解决棘手的问题,比如文中的向导汉斯,他在船翻了的时候,之所以他能救下科学家与他的侄子,是因为他有着冷静、遇事不乱的头脑!

我以后也想写出像这样的书,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读更多的书。同时,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面对困难时,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机会,将困难打倒!

读完了《城南旧事》,我默默地问自己:英子的童年幸福吗?哪有不是的道理!那么多的朋友,那么多的游戏,有那么多的人爱着她——还嫌不够吗?不。但,我怎么感觉,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却溢满了浓浓的哀愁,离别的伤痛呢?

——题记

离别的哀伤如迷蒙的云雾,久久笼罩在那20年代的老北京上空。

对英子来讲,这个时代,是弥漫着悲愁的。那么多个她爱着的,深深的爱着的人物,如一朵朵花,一朵朵渐渐凋零,枯萎的花瓣又被时间的风,不知吹到哪里去了。一个个,都离她而去了。

那个文静娇羞的小伙伴妞儿,不在了;那个善良温柔的大朋友秀贞,不在了;那个憨厚淳朴的小偷哥哥,不在了;那个美丽漂亮的兰姨娘,不在了;那个进步学生德先叔,不在了;那个亲切体贴的宋妈,不在了;那个严厉而又和蔼的父亲,也不在了……在时间的匆匆脚步中,又有多少人不在了呢?那离别时凝聚的泪水,那离别后飘荡的愁云,还会化作一阵轻风飘散吗?

那一个个离开的人,英子对他们又是多么不舍呢!那依依惜别的伤痛,那匆匆告别的哀愁,镌刻在心里,都透进骨头里去了;还会被抹平吗?一个个消失的她所爱的人,有的还会乘着时间马车回来看看,那些无法回归的,又是多么大的一种伤痛啊;离别时的挥手,又包含了英子对离去人的多大思念啊!

好了,那凝聚的离别的愁云,该散的就散了吧;让对那个人的怀念留下,其他的就化作一缕云烟,飘了吧。把对离去人的缅怀珍藏在心间——谁能说,那地方不是一个圣地呢?

学生读后感3

莫言说:“时光实在是令人感到恐慌,日子像流水一样一天天滑了过去。”浮生只如白驹过隙,转瞬间欢笑已然湮灭成尘。这跌宕逼仄的人生路啊,总是不遂人愿。你看,天边的流云缓缓而逝。“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是啊,仓促,我还没来得及构思好如何书写,可 ……此处隐藏13141个字……一切困难,用我那充实的灵魂掌握船舵。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我偷偷地开始远航,我不敢回望我那身后的故土,我的生命终于开始远航。我不敢奢望我能得到多少的赞誉,也不期待我能做出多大的壮举,我只是享受成为我自己的那一份光荣,享受能够亲手填充我生命的那一份光荣。

我亲身经历过暴风雨,也切身体会过冰山的锋利,但是我未曾后悔,我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生命不就是那小舟吗?我的心终于不再感到空虚。我会用我饱满热情的心灵去实现我自己生命中的那一份价值,最后满载货物到达生命的彼岸。

我擦干了泪痕,合上了这本能教会我生命的书,我把它轻轻地放回书柜中,我不会忘记它,因为它擦干了我模糊的双眼,让我看清了生命的价值。

学生读后感14

在暑假里,我读了《安妮日记》,才知道战争的残酷远非我等未曾经历的日能想象。我们曾有一阵子期盼战争,以为那可以是我们现在的“痛苦”的结束。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悲剧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有人做过统计,自从人类社会有历史记载以来,绝对的和平时期只有不到200年。人类为了征服与反对征服而进行战争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人类生存的本义。

安妮弗兰克(AnneFrank),一个犹太少女, 1942年6月12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她的一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八人躲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有这位13岁犹太少女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打开一扇门,它通向成长,通向无限的希望。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然而,安妮不再有机会回味这一切了,因为同时拉开的,是战争的序幕,随着警报的拉响,恶梦就开始了。而她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可以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

安妮用她天生的好文笔向我们展示了她那段最美好的时期。从13岁到16岁,几乎每一篇日记,更多的不是战争带给她的沉重,而是她对待战争的乐观。一切是乐观的……因为有那么多的东西支撑着她,爸爸,妈妈,姐姐。和那个16岁的,她喜欢的男生……

她永远有那么一点期待,也许战争结束了,她又可以上学,又可以看见他,又可以开心的,开心的干好多的事情……

后来,安妮被抓到了集中营,但是她依然是那样的乐观,那样的充满希望……

但是 ,在安妮16岁生日的前3个月,她却去世了,带着绝望……不,带着那么一定点的希望走的……她的精神垮了。爸爸的杳无音讯,妈妈的死,姐姐的突然离去,使安妮,那个因为战争和疾病而不堪一击的女孩再一次的受到打击……她在3月初,一个原本充满希望的春天,悄然离去……

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

学生读后感15

育人如“林”,为师“崇德”,这是一位网友对北师大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的评价,的确如此,44年前,林崇德就以这样的诗行抒发自己对教师职业的向往,“我愿坚守三尽讲台,让学生遍布四面八方;我们总会两鬓斑白,青春却会延续在学生身上”。他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直到今天,每当他有新著出版,总是在扉页上写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北师大,每当有林崇德的讲课或讲座,教室里总是满满当当的,连外系来的学生也说:“听林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20xx年北师大百年校庆时,林崇德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人有来生,在我高中毕业时,我仍会把自己所有的高考志愿填上“师范”,毕业后仍当教师,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感谢于书记,带领我们走进林先生的《中学生心理学》这部专著,从中细细体味一位大师对学生心理的细腻而又深刻的探寻和理解。

目前,中学生存在的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心理育。乍看起来,中学生和小学生一样,都是在上学,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但是和小学生相比,无论是在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内容上、集体生活的关系要求上,还是自身的生理发育的变化上,都有着本质不同的特点。1、学习活动的变化。2、集体关系的变化。3、生理的变化。这些微妙的变化构成了他们深刻而又丰富的心理内容。在这个复杂的变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影响品德发展上的缺点和性格发展上的偏畸,这类儿童青少年在中小学里,较多地表现出纪律松驰、品德不良、情绪消沉、焦虑紧张,甚至于闹学、混学和逃学等等。所谓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通常指智能潜能正常,但在学校中处于低下地位,实际上被剥夺了基本学习权利与学习可能的学生,也指本身发展能力迟滞、学习成绩落后,行为不良等不能适应学校学习的学生和从较低水平的学校转到较高水平学校时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的学生。如何通过学校创造条件,教师与家长的关心以及本人的努力,改变这种“问题”和“处境不利”的地位,使这部分儿童青少年在中小学里健康成长,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必然成为主要的途径。而学校心理学家正是这种学校心理咨询的主力军。

怎样处理这样的一些问题,林教授提出要协调好这样的六种关系:

1、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我的关系,提高自我修养。

2、处理和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提高群体意识,确立关爱他人的理念,应该把“孝道”和团队合作精神放在人际关系的首位。

3、处理和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注意青少年社会化,把爱国作为核心,促进爱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4、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天人合一”的教育,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观,培养其爱护生命,爱护环境、爱护自然的品质。

5、处理和协调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人是第一要素”的思想。

6、处理和协调好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逐步形成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以及辨别是非的理智爱国品质。

《学生读后感(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