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学反思

时间:2024-01-13 11:20:18
励志教学反思

励志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励志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励志教学反思1

今天和学生一同在浓浓的民族自尊中,深深的民族自豪中学完的这一课。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真正感悟徐悲鸿的为国励志学画的可贵精神,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谈一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学习到徐悲鸿每逢节假日就进馆去临摹,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时,我让学生联系自己在节假日是怎样度过的。如果父母让你在节假日一直学习,你会有什么想法。学生都说节假日多数时间是在玩中度过的,如果父母逼着学习,会非常不情愿,并且学习的时候还要偷懒,因为一直学习很累。我追问,有人逼徐悲鸿吗?徐悲鸿就不累吗?学生说没有,是他自愿的,他也会累。我又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而明白:徐悲鸿奋发努力,不怕苦累,为的是要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徐悲鸿的爱国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他是真正的爱国者。最后用舒婷的《我的祖国》做为整篇课文的结尾。教学中以一个点做为引发点,上下覆盖,层层深入,我想这样的教学就是我们追求的。

励志教学反思2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徐悲鸿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在教学第二课时时,我从徐悲鸿励志的“志”入手,请学生回想课文,说说徐悲鸿立下了什么宏志?(“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说说,你认为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接着,我抓住“为什么他会立下这样的志愿?”引导学生了解励志学画的原因。为建架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我着重抓住了外国学生说的“你们中国人”这几个字。为什么他不说“你徐悲鸿”而说你们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的爱国情感被激发起来了。学生情绪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再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时就显得群情激愤。然后我又抓住“徐悲鸿是这样想的,他又是怎样做的?”让学生默读4、5、6节,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在学生交流时,我引导让学生探究徐悲鸿的精神力量就在于他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徐悲鸿用事实让外国人明白了只要心中装有祖国,就有学习的动力,就能为祖国争光。使世界轰动的是中国人,是不可欺负的,我们都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争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励志教学反思3

今天在班级讲授了一节写人的文——《徐悲鸿励志学画》。课文主要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受到外国学生的嘲笑,他励志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颂了徐悲鸿为祖国争光勤学苦练的精神。文章以“励志学画”为主线,围绕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展开叙述,“功夫不负有心人”揭示了本文的主旨。

全文层次清楚,按照“受辱立志—勤学苦练—轰动世界”的顺序结构全文,脉络分明。用“更加奋发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等词句承上启下,顺承自然。本文前后都谢了那个外国学生,从嘲笑到道歉,前后照应,突出主题。

语文这门学科就是要在课堂之上呈现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文章中难以理解的词语,以画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都会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时设计教学思路和进行幻灯片的设计,特别是针对文章中出现的景物、历史事件和美景,在网络中尽可能地搜集图片,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其中的内容和含义。

在讲授这节课之前,在网络中搜索了很多徐悲鸿的绘画作品,以及相关的幻灯片。但是,网络中的幻灯片和自己的思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于是,结合参考书和课文、图片的内容,自己制作幻灯片。幻灯片的设计比较简练,就是呈现出本课的主要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问题,顺承着对课文内容的讲解。

在课文的讲授中,每一步都是按照自己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的,然而在课堂上却出现了很多让我难以接受的事情。我知道部分学生在课堂之下是不会预习课文的,因此,在课堂之上,还是让他们进行了默读和指读课文,但是还是有学生一脸茫然的样子,让我难以接受课堂之上学生的表现。

学生对文章的题目提出了几个问题,正好这几个问题是讲解这篇文章的基础,在这时,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表扬,这样能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之上能够更加认真地学习。在这节课中,我没有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他们学习,而是由这几个问题带动他们自学,在文章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由这个问题展开对文章的讲述,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这样在讲述的时候,能够顺理成章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课文的理解上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徐悲鸿怎么学画?徐悲鸿学画的结果怎么样?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3.徐悲鸿为什么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的第一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4.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被别人看不起。在读外国学生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为什么说“你们中国人”而不说“你徐悲鸿”?

(2)“天堂”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5.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徐悲鸿又是如何努力的?

6.更加奋发努力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7.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徐悲鸿取得了哪些成就?

8.外国学生的态度前后有哪些变化?请你找出关键词说一说。是什么让这位外国学生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9.我们从徐悲鸿的身上学习到了一种什么精神?

这样几个问题就把整节的内容梳理的很清晰,学生听的也很明白,而且在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把徐悲鸿身上所具有的中国人的精神内化到心里。

在课堂之上,表现非常的活跃的就是彭洪超同学,他能够准确无误地回答我所提出来的问题,而且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强,在这样方面要培养他的优势,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出类拔萃的。

励志教学反思4

教学设计及反思:

6、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 ……此处隐藏5901个字……国争光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本课的重点句子,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

理解能力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及做法。

2、理解“有志者事竟成”、“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体会徐悲鸿励志成才的做法。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树立立志爱国,矢志报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有志者事竟成”、“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体会徐悲鸿励志成才的做法。

教学难点: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体会徐悲鸿是怎样为民族争气争光的。

教学方法:引读法、读中悟,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上节知识回顾

1、课文介绍了徐悲鸿的什么事?

2、找出课文中能说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语句。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出示课文片段,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1)徐悲鸿初到巴黎时遇到了什么事?当时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激怒”、“偏见”是什么意思?

2、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思考:“真正的中国人”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理解。

3、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徐悲鸿说他要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又是如何来做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想一想:中心句是什么?

2、交流。

3、比较句子。

(1) 徐悲鸿每天坚持画马。

(2) 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想一想:两个句子哪一个写的好些?为什么?

4、播放徐悲鸿学习作画的图片。

5、交流:说一说你对“功夫不有心人”的理解。

6、指导朗读课文。

徐悲鸿以自己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作画,作品轰动了巴黎画界,是欧洲人为之震惊,实现了他要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愿望,连那位嘲笑他的那位外国人为之折服,让我们听一听外国人对他的评价吧!

  (三)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 齐读课文 想一想:

“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

那位外国人为什么会向徐悲鸿鞠躬?

2、“震惊”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课文。

  (四)合作交流 升华感情

想一想:外国人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说一说:此刻你的想法。

  三、课堂总结。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法国留学是因为——而被人瞧不起,最后在徐悲鸿的顽强努力下,是那位外国人认输的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徐悲鸿的伟大的爱国精神。

四、延伸拓展,升华主题

1、 用上下列词语,试着复述课文。

嫉妒 礼貌 激怒 励志 疲倦

陈列 临摹 优异 承认 震惊

2、 以“徐悲鸿爷爷,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自己学习课文的感想。

励志教学反思14

课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在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感觉效果较好。

一、由课题直奔主题:

课题“励志”一词是课文的灵魂,全文围绕“为什么励志”、“怎样励志”、“励志结果”展开故事情节。“励志”与“立志”相近,课题为何不是“立志”?我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明白:励志即激励徐悲鸿学画?

二、学习“励志学画”,以感悟为主:

这段的学习以传统的边读边悟为主,抓住“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短语和“潜心临摹”这个关键词语感悟课文中人物的内在品质。并结合文中的比喻句让学生理解徐悲鸿身上的奔马精神。

三、品悟“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

我引领学生从外国学生前后态度的对比:从前外国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人?如今呢?从而让学生明白这里泰山的含义,第一层:徐悲鸿;第二层:中国人。

在讲解感悟中,学生真正感悟到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终于改变了中国人在外国心中的印象,赢得了尊严,从而再次深入理解了“功夫不负有心人”!

四、选用两句名言,编写现实故事。

理解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之后,我布置学生选用这两句名言,结合自己经历的事情,编写一个小故事。很多学生的练笔作业都完成得比较好。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不仅锻炼了文笔,更加深了对这两句名言的理解。

励志教学反思15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整篇课文的重点在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所以在教学时,我围绕课题中的励志展开。

因“复习是学习之母”,“温故而知新”,所以第二课时的导入我以考查学生对课后第三题的认读情况入手,虽然学生掌握的不错,但是我却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也许担心这节公开课时间不够用,设计好的“连一连,说一说”即用这些词语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也许这个环节我真的过于在意课堂呈现流畅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表达概括的能力。

紧接着我的一句“为何徐悲鸿要励志学画呢?”引导了本课所要探究的环节,但是,这个环节却又走到了我教学中的“瓶颈”,段段读,段段讲,不舍得放手,其实听了樊主任和“湖畔书生”成老师的一番指点后,方知自己又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这一站地,占为己有,学生跟着我走,跟着我的提问说着我想要得答案。我这节课离“简约有效”的课堂还很远。

其实,这一节课,我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合作、去探究、去展示,只要扣住“为何徐悲鸿励志学画?他又是怎么学画的?他取得成功之后,又有怎么样的影响?外国学生又有何表现?你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就好,而不是我“一路小跑”带着学生一一攻克“障碍”,这样的课堂是我在精彩,是学生在给我陪衬,他们会逐渐将激情消失殆尽。

当然,我的10分钟练笔,又是流于形式,只是写一写“你站在徐悲鸿爷爷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一定程度上是没有起到实质性的练笔作用,我可以把开头没有舍得给给时间复述课文这一环节放到这里来,锻炼学生表达复述的能力。我还可以让学生学一学四五六三段总分的关系,让他们扣住一件事,先总写,再加以分写,这也在教学中融入了写作方法的训练。

在以后的教学上,我将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励志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