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反思

时间:2024-01-31 15:38:09
生物教学反思(集锦15篇)

生物教学反思(集锦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教学反思1

本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学生在思考讨论中提出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则是提供材料,适时引导、点拨,真正做到学生主动参与、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该设计适用性强,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基本达到了预先确定的`教学目标。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发散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各小组成员的领悟能力也不均衡。

生物教学反思2

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马上要接近尾声,对此我总结一下今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材中所出现的问题。

先说一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生物是理科而且科学性很强,里面有很多实验,如果不做这些实验学生就像听天书一样困难,但是由于我们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很多实验不能让学生做也不能给他们展示,所以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学生只学到很浅显的皮毛,真正的科学理论他们只学到很少。学生体验不到科学的乐趣,我觉得这是很失败的。通过一年的相处,我和学生之间还是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我很喜欢给学生上课,我也相信大部分学生也是喜欢听我的课的,不过就是有一点我们课本上有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理解了,他们有的时候也是很无奈的,我也一样。课本上很多知识点都是涉及到初中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可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有些东西确实很难理解,我又不能深入的跟他们讲那些物理和化学知识,因为我们的生物教学也是要跟上进度的。那些物理和化学知识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所以我只能让学生知道书上所涉及到的知识,学生听的时候就不是很理解,自然效果就不是很好。不过就算如此我也会尽量的举一些学生能理解的例子来讲述某个知识点,这样学生也是可以理解一些简单知识的,这样就够了。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首先要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同时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活经验,如果一本教材没有把学生这一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考虑进去,我觉得这本教材就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并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下面我想说一下关于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里面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1。第一节人类的食物这一节里面的实验关于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里面所用到的化学药品学生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个实验讲起来有一定的困难。2。第九章第一节血液里的红细胞的知识关于静脉血和动脉血与氧结合的这个知识点,学生不知道氧气都有哪些功能,所以这个知识点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3。第九章第二节血液循环整个一节课的内容理解起来都非常的困难,简直就是人体解剖学的知识。没讲这节课之前我就问学生预习过这节课能不能稍微看懂一点,学生给我的回答就是看不懂,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4。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整个一章的知识点都很难理解,无论是神经调节还是激素调节的知识点都很抽象,涉及的知识点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所以理解起来非常难。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知道其他老师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总之,我觉得七年级下册的生物课本不太适合刚刚接触生物学的学生学习,难度太大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因为太难而对生物失去兴趣。刚刚接触生物学的学生主要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本教材达不到这个目的。

总之,我觉得生物学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给学生讲理论知识,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自发的想要学习,乐于学习。

生物教学反思3

事事有度,适度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在生物教学中,把握好“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知识的广度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认为多多益善,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什么都教,其结果将似蜻蜓点水,收获无几。实践中,要上好一堂生物学课,必须处理好全面讲述和重点讲述的关系,在尽量讲全、讲深、讲细、讲透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知识的教学,至于什么知识内容应重点讲解,什么内容可以略讲,什么内容可以点到即止,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予以确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组织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抽象理论,补充典型实例,经过具体分析,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但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并要适时适度。

2.教材的难度

教材的难度主要决定于教材中难点多少和性质。难点是指教材中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的内容。哪些内容容易成为教材的难点呢?

其一是教材中内容庞杂,头绪纷繁的问题。如“基因的分离规律”中出现的新术语。

其二是教材高度抽象,空间构形复杂的内容。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是空间结构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感受能力,如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DNA、蛋白质的结构等,学生往往难以形成正确的空间形象。

其三是教材中以高深理论作背景的内容。例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章的内容是以实践证据作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考古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有关,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感到疑惑难理解。

生物教学反思4

我们一起“玩蛋”

今天和学生们上了一节非常态的课,带着鸡蛋上课,和孩子们一起“玩蛋”。

这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八下的《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这节内容,整节课其实内容量不多,关键是要讲述清楚鸡蛋的结构和相应的作用。而如果直接跟学生们讲鸡蛋怎么样怎么样的话,我想会非常的无趣,非常的干燥,学生也会学得不灵活。

其实,鸡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非常的不陌生了,是我们每一位的好朋友。但是熟悉并不一定就是了解,每天在看它,吃它,但可能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它。

有的小孩呢,就只见过熟鸡蛋的摸样,根本没有看到过生鸡蛋的样子。所有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最直接的认识,缩短生物课与生活的距离,进行了这节让我们一起“玩蛋”的趣味课。在课前呢,我预先布置了它们一个周末任务,回家一定要进厨房,请教妈妈,怎么科学的把鸡蛋打破?即鸡蛋打完后,蛋黄等物质出来了,蛋壳还要保持完整的。

学学给鸡蛋做一个“科学的手术”。

有意思的任务布置完,看见孩子们个个都是非常兴奋与期待,今天终于等来了。一起开始吧。

1、等待接受“手术”的鸡蛋

2、给鸡蛋“化妆”

3、聚精会神的为鸡蛋脱“外衣”──蛋壳

4、哇,好美,卵壳膜出来了

5、哎呀,我的鸡蛋“难产了”

6、呼,终于出来了

7、合个影吧,“母子”平安

展示完毕,一起总 ……此处隐藏9507个字……境是生物进化的决定因素,这种温和的自然观否定了自然竞争的残酷,也否定生物的多样性,否定的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和丰富多彩,这正是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致命的错误,让我们再一次领悟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会更加佩服达尔文的眼光与智慧。

在讲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时,可将课本中的'相关材料改编成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回答。

材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和适应性)

材料2.自然条件下桦尺蠖触角和足有长的也有短的,体色有深些的也有浅些的(说明生物存在着变异现象)

材料3.试验表明,桦尺蠖之间能进行相互杂交,黑色的华尺蠖杂交能产生浅色的华尺蠖,而浅色的桦尺蠖之间杂交其下代都是浅色的。(说明这些桦尺蠖是属于同一个物种。黑色是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材料4.19世纪中叶以前,浅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到20世纪中叶则是黑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这种现象被成为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会产生影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19世纪中叶以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上长满了浅色的地衣,而后来因为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树皮也熏成了黑色。

生物教学反思14

导入技能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求知动力,使其自觉地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进而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做到成功地导入呢?本文就教学导入方式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1.采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这种方式主要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或影片,甚至听一段解说等等,由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转入正题。在讲授“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这一节时,便可采用这种方式导入。

2.借教具导入

授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具,诸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教具,马上就会提出疑问:“这是什么东西呀?”由此,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3.通过设问导入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贮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由静息状态转变成动作状态(即活跃状态),减少新知识输入的阻抗,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一定的“心智紧张度”。例如,在讲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家里阳台上种植的花卉总是朝着光源方向弯曲生长呢?”在学生初步讨论之后,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生长素与这种现象有关呢?”通过设问,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这样就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4.以名人轶事或科学家生平导入

例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规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孟德尔的生平,由此引出高二阶段所要学习的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分离定律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样,学生不但明白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也会想知道孟德尔当时是怎么进行遗传实验的,由此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5.以旧拓新,“启发式”导入

高中生物内容较多,知知识间的联系较为紧密,系统性强。教师在授课时,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导入。例如,在讲授“生物基本特征”和“内环境与稳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以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做为桥梁,引出新课内容。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利用旧知识作为辅垫,过渡到新知识,真正做到有启有发,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6.一针见血,直接切入

这是一种直接向学生阐明学习目的,产生学习动力的导入方式。对于奥赛班的学生,由于他们学习目标明确,自觉性较高,基础较扎实,很多学生有超前学习的习惯,我在教学导入上往往简捷、明了地讲述或设问,直接向学生摆出将要学习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而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所在。

7.通过练习导入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让学生在课前训练,注意练习中要包含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要穿插一些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在师生共同解题时,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点,上课时便会集中精力听讲,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出新课内容。

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师生问候、教师直接板书、讲故事、讲新闻、讲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言,等等,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总之,任何一种的导入方式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努力去创造一个愉悦、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做到愿学、善学、乐学。

生物教学反思15

关于“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通过第一环节的“删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缺少例子支撑的文段材料是如何单薄乏力,从而真正明白例子的重要性;接着趁热打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既然缺少了例子不可以,那有了例子文章表达效果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学生合上书本,将文中的几个例子还原到缩略文相应位置,既考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掌握,更符合此阶段的思维发展:急切需要知道例子能带来哪些变化。从而从根本上认识到举例子的不可获取。既然课内例子学生已经掌握,那课外的例子能运用吗?应运而生了最后一个环节,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说明文中的.例子并非任意为之,而必须挑选能够准确支撑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例子,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运用“比较法”和“增补删减法”对于深度学习“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还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初中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在对比中发现不同,才能享受到说明文的乐趣,将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式方法。在增补删减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同之处,这样知识点就是学生的习得,而非单纯的由教师授予,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得会更牢固,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这样的方法能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记忆力都处在最佳发挥状态。而且,通过“比较法”和“增补删减”法,学生对学习说明文有了兴趣和热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增强,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而且,在课堂进行过程中,这两种方法比较契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步骤,教育教学时机把握得敲到好处,能够使预设最大限度地生成。形成了一种良性氛围,有助于学生说明文学习瓶颈的突破。当然,说明文教学需要突破的点还有很多,并非只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一项。同样的比如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的判断、说明文的语言等要点的掌握渠道都急需改善,所以,今后将以专题的形式,各个突破,真正将说明文讲出语文味,让学生从心里爱上说明文,或最起码不再惧怕说明文。

《生物教学反思(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