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6-14 22:05:16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六篇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六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第一节课文。

【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乌鸦图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乌鸦

学生看图介绍乌鸦外形。

想办法记住这两个字。乌──鸟进行区别。

2、板书喝水教学喝,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喝水?根据回答教渴与喝比较。

3、质疑引导学生提有意义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提出要求:

⑴ 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

⑵ 读通句子,不连贯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⑶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分节朗读,评价。(学生评)

4、根据反馈教学生字,纠正字音。

5、区别形近字。

石──右 喝──喝 办──力

三、再读知意

1、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节,质疑。

3、看图说说,你从哪里看出乌鸦口渴了?

4、到处表演理解并造句。

四、写字

1、看板书记字形。

2、描一描右什么发现。

3、写田字格(生说师板书)

4、展示学生作业,评价后修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懂课文内容,学习乌鸦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懂课文内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小口瓶红线小石子)

【课前准备】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2、复习生字。

3、出示课题。

二、读文感悟

1、自己读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解疑从课文哪里感悟到?

3、解决知识点:

⑴ 联系课文,说说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指导朗读,合课文插图想像乌鸦喝不到水的着急样子。

⑵ 做实验理解乌鸦喝到水的经过

① 理解渐渐并仿造说句。

② 看插图想想乌鸦喝水后高兴的心情,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理解乌鸦心情变化的心情

着急──高兴──着急──高兴

2、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课文。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你会夸一夸吗?

4、指导背诵。

四、拓展

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有什么办法?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要求: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

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

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4)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

(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3)朗读全文。

(4)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习作训练,教材前面一段话先介绍什么是见闻及见闻的场所;接着讲这次作文的要 ……此处隐藏2022个字……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看课外阅读《杂说一 龙说 》 (君臣关系 互相依靠,才有作为)

(四)学生读课文,感知文意?

(五)归纳整理字词?

?实词 古今词异义表?

词语 故 虽 称 等 安 策 道 通 临 是 或

意义 今

古意 今已不用------祗 骈 槽枥 石

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饲 见同现 邪同耶 材同才

第二节四个食读音 食1食4---SHI 吃 食2食3----SI 饲

?虚词 而 之 其 以 也

? 而 A转接 可以译为却,可是 B顺接 可以不译

之 A结构助词的 B 代词,代人或物 C 无意义,句中停顿

D 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

其 A代词,代人或物 B 代词 他的 它的 C 指示代词 那种

D 反问语气词 难道 E 推测语气词 恐怕

以 A介词 因为 B介词 按照

也 A 肯定语气 B反问语气 C 推测语气 D句中停顿

??练习:

而 1、而伯乐不常有()2、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执策而临之()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之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马之千里者()3、策之 食之 临之()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3、不能尽其材()

4、其真不知马也() 5、其真无马邪()6、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以 1、不以千里称也() 2、策之不以其道()

也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不知马也()3、、不以千里称也()

(六)课文学习指导

? 第一节:伯乐知马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首句--- 千古感叹 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全文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次句---愤愤不平 千里马倒常有,可没有伯乐发现,愤世嫉俗。

末句---描写千里马的终身遭遇,不以千里称也也 肯定语气,寄予无限同情。

?第二节:不知马,害了马(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首句---千里马的特点 特别能吃,因此特别能跑。

次句---全节之关键,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以上冷峻陈述

末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一顿,作低回之势。接着,以不饱,不足,不外见,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层层蓄势,反问作结。也 反问语气,愤怒谴责食马者 害了千里马,向读者寻求公道与正义。

?第三节:太不知马(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首句---活画食马者的愚妄无知的丑态

神态 [执策而临之] 洋洋自得 愚妄浅薄

语言 [天下无马] 有眼无珠

末句---发表感叹 归结全文中心 不知马

其真不知马也()也推测语气,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句末可以用!(强烈的讽刺感情)?(推测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

。(问而后答,一锤定音)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发表看法。

(七)归纳寓意,附板书设计 ,并作课外拓展。

? 学生思考: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形象是什么?借伯乐与千里马来比喻什么

板书设计 ?

马说

韩愈

伯乐---- 不知马---- 食马者----

(愤怒谴责) (辛辣嘲讽)

千里马----

(无限同情) 知马

害了马---- 全文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课外拓展 政途多失意 悲愤出奇文

---中国古代怀才不遇文学初探

1、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人怀才不遇?写了些什么作品?

2、 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山水风景,男女之情,咏史怀古,托物寓意

3、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古代文人哪一位?

A韩愈 怀才不遇文学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C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将上述你的观点 写成一篇小论文,下节课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 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了解狼的生物特性;

2、 通过对资料的归纳分析,总结出人们对狼的情感态度及变化及其原因。

3、 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态度;

4、思考与探究:狼形象在人们眼中的转变,通过讨论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5、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愿望;

重点:目标1、3。 难点:目标2、4

教学方法:探究、研讨。

收集整理有关狼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故事等各方面的资料,

一、 导入 我的自白:

今天我们课上有幸请到了一位神秘嘉宾,它是谁呢?让我们先来听听它的自白。

二 了解狼。

我的档案:

狼这个动物我们说熟悉也很熟悉,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它的身影,说陌生也很陌生,因为它毕竟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些距离。那么对它我们到底了解多少呢?一起来为它填写一份档案。

三 辩证地看待狼。

我的烦恼:虽说生物界的狼英勇无比,可是绝大数人还是会“谈狼色变”,对狼充满恐惧与厌恶。

请联系我们的生活以及课本的相关内容谈谈狼到底得到了人们哪些不公正的对待了呢?

你有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呢?

比一比: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也有这样的主题迥异的两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两篇文学作品中的狼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篇文学作品中还分别写出了狼的哪些其他特点?

那么为何同样是写同一种动物,不同的作家会写出不同的形象,给人不同的感受呢?

【学生活动】试一试,用创作性的语言复述《狼》的故事给同桌听。

  四 总结全文

【师生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全文吧!(出示板书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全文)

本文写的是两只狼和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结果却双双毙命与屠户的刀下。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结构上先叙后议。层次分明。用直接议论收束全文,有力的反问句式和辛辣犀利的嘲讽,戳穿了狼的本质。尽管狼狡猾凶残,本性难改,但在英勇机智的人类的斗争中,玩弄阴谋终落得自食其果的下场。它告诉我们:对待象狼一样的坏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必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 作业设计

1、积累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背诵课文。

2、 课后阅读,《狼三则》中其他两则。并写出故事梗概。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