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3-10-26 11:02:45
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三位数学教师能团结协作,共同研究教材教法,根据新课标精神要求,基本能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一、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本学期,邀请各年级教研组成员指导教研活动,帮助我们进行新授课的探索和复习课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几位教师平时能经常探讨教学工作,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因材施教。

  二、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此期间我们采用了以下措施。

(一)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

1、分层备课;2、分层上课;3、分层作业。

(二)坚持启发式,反对满堂灌。

1、少讲多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对题目的难点进行启发性讲解,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2、少给多引。要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机械地吸收,相反,在学生思路不明时,教师不可自己说出答案,多用诱导,一步步把学生引到问题的深处,达到教学目的。

3、扶放结合。让学生自己解题,多动手,多动脑,在必要时给予“扶”,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适时适应地灵活使用电教媒体

1、使用电教媒体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

2、把教师基本功引进学堂,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具体形象的图解紧密结合,使学生丰富表象,轻松的解题。

3、对例题的图形,用投影仪出示,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2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同时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不轻,尽力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上好科学课、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注重双基、做好常规,向课堂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趋于完善。为了达到目标我做了如下工作:

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要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能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还有就是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

二、了解学生的情况

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通过课间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以及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三、认真研究教学方法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我教了两个年级的科学课程,学生的年龄和各年级的科学教学内容及重点培养方向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每个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各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四、组织好课堂教学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最终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五、及时做好课后反思

上完课后及时的做好课后反思记录,将课堂上的优点和缺点找出来,并进行分析,思考如何改进,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

六、自觉地不断学习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七、做到热爱学生

最后,要说的是在教学中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20xx年1月

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3

期末考试结束了。现对我班的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题型新颖。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体现出灵活性和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卷面分析

本次考试应考36人,实考36人,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在本次考试中,我班刘桐言成绩不理想,平时很优秀的学生在考试中错了很多不该错的,令人很意外。

三、答题情况

(一)取得的成绩

1、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比较理想。

这份卷子基本考察了本学期词语的运用(体现在题)、句子练习、课内重点课文积累、课内外阅读理解,习作这几方面。从学生答卷情况看,本次考试同学们对基础与积累运用掌握的不错,尤其上了90分以上的同学几乎没有失分。看来半个学期的强化复习收效不错。本学期来,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开展的各类训练非常扎实;同时也注重了平时课内知识的积累,以及对课外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问题的观察和积淀,让学生的记忆、理解及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的习作水平有明显提高。

本次习作,是请以“泪水”为主题,完成习作。从学生的习作中可以看出,通过半个学期的写话、日记训练,学生能够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不够牢固做不到灵活运用:如第三大题里面的选择正确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横线:于金凤、杜佳怡、岳子涵、葛广浩、庞正阳几位同学失分较多,课内课外古诗积累运用掌握的不够好,他们不能灵活运用,其实这类型题在复习时讲到过只不过是换了种说法他们就不知 ……此处隐藏17178个字……经常督促他,并及时鼓励他们。一个学期结束,感觉他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归根于学生感觉到了我对他们的关心。对待学生的作业,我进行了分层布置,避免了学生学习时的茫然。评价作业时,我尽可能的进行面批,这样能更好的掌握学生运用知识的情况,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每个人相同的关爱。

二、取得的成绩

1.让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教会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让学生认识常用汉字225个,会写129个。

4.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5.教会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1.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多加以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2.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3.教师机智有待提高,面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问题,要求我更要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意预设和生成。

4.从期末成绩上来看,并不是很理想,学生是想当然地做题而不是按要求完成。

4.注意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缩小学生间的差异。

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15

一、总体情况

本次生物试卷采用闭卷考查的形式,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本次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非选择题为填空题。选择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非选择题共5大题,60分,其中包括20分的选做题。

生物必修Ⅰ每章所占的分值分别为:第一章10分,第二章25分,第三章8分,第四章17分,第五章32分,第六章28分,分值分配合理,突出了重难点,题目难易适中,学生一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二、试题分析

(一)可取之处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面向全体学生

此份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面向全体学生,试卷中基础题比例占一多半,涉及到每个章节,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这次试题整体并不是太难,适应于全体学生。

2、突击学科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不同学科有不同学科的特点,高一生物必修Ⅰ中,蛋白质分子结构、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有丝分裂等是高中生物知识的重点,突击重点可以更有效地形成学科知识结构,培养学科基本素养,本试卷基本围绕这些重点知识展开,在覆盖绝大部分知识点的基础上,突击了学科重点知识。

3、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比重,体现新课程理念

本试卷在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加了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比重。选择题第13题(存放离体器官的“特殊溶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而且要与实际相结合掌握一些生活中容易混淆的生物学常识;又如第21题(K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不含DNA的细胞速度与O2浓度关系)学生必须在准确识别图示的特点后才能回答。 +

(二)有待改进:实验题目较少,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试题中尽管有对学生实验能力考查方面的题,如选择题第5题(观察显微装片时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第22题(过氧化氢酶与底物关系),但这类题目较少,不能充分体现新课改有关精神。

三、答卷情况分析

选择题正答率低于30%:第11、12、17、21、23、24题;非选择部分得分率较低:第2题第(4)小题,第3题的两个呼吸反应式,第4题的第(2)、(3)小题,选做题的第(5)、(6)小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选择题第4,12题都是书上的原话,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和胆固醇的作用,由于学生记忆的不准确,失分率较高。第11题考查多糖,第13题考查无机盐的作用,第17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第20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太扎实,失分较多。

2、识图能力差

选择题第21题(K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不含DNA的细胞速度与O2浓度关+系),22题(过氧化氢酶与底物关系)得分率低。学生识图能力太差,不会根据图上已经给出的条件来做题,这目前是全体学生的弱项。非选择题第2(4),4,题,根据质壁分离的细胞图,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综合曲线回答问题,学生没有理解题意,根据相关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又不够。选做题第5题,一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没有识记清楚,二是图文转换能力欠缺,其中第(6)小题,让学生画有丝分裂各时期DNA的数量变化曲线,得分率最低,这也反映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但由于非选择题第3题为课本原图,得分率相对较高。

3、重点、难点知识理解不透彻

蛋白质分子结构、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有丝分裂等是高中生物知识的重点。选择题第8题,学生不会根据脱水缩合做蛋白质的相关计算题,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第23,24题考查各种生命活动与能量转换和酶的关系,非选择题第2题,第4题,考查的重难点较多,学生易混淆。

4、答题不严谨、不规范

另外一个失分的主要因素是错别字太多,对一些专业名词书写的不准确,细

胞呼吸的反应式不完整,有些语言不规范,知道意思但表达不清。比如“肽键”,“—NH—CO—”,“丙酮酸”,“细胞质基质”,“光合作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的原因,光补偿点的生理意义等。这说明平时学生书写态度不认真,不注意积累生物术语。

四、改进措施

1、注重教材研究,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在教学中要围绕教材,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等方面多做练习。真正体现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基本学科素养的教育理念。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学规范性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要求学生对书中的现象、原理、过程等加以口头描述,对每节课开始的“问题探讨”可先由学生讨论,再描述。总之,要让学生多表达,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对叙述中的问题加以纠正。要求他们表述要规范,条理要清晰,关键就是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另外让学生到黑板上板演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融合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3、加强学生解题规范性的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解题要有规矩,也就是解题的规范化,要能用生物学术语去解释生物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或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答题,精选典型题,精讲典型题,解题要将答案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层次分明,结论要准确。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注重强化训练。

4、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平时要加强学习,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力争自己的教学能力能有质的提高。

《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